“五区并建”——我们这样干|史鸿飞:创响“碧水丹霞 橙缘银都”品牌
2021-09-10 08:34:31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文静 |
浏览量:23068
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,我县围绕全面落实“三高四新”战略、全力打造“一极六区”、加快推进“五区并建”这一主题,通过专访各乡镇党委、街道党工委、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,谈观点、谈认识、谈措施、谈落实,积极营造“五区并建 实干兴县”浓厚氛围,开创加快推动永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今天来关注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史鸿飞的专访。

目前,我县的旅游发展现状如何,未来又将有哪些新动作呢?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,以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战略为抓手,在顶层设计、项目建设、品牌创建、营销推广、行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工作。目前,我县有4个国家等级景区、1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、2个省级旅游购物示范店、3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(点)。今年1-6月份,我县旅游人次约365万,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。未来几年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“一极六区”和县委“五区并建”战略决策部署,打造大湘南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精品区,创响“碧水丹霞,橙缘银都”文旅品牌。一是加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。以便江景区为核心,以长鹿国际旅游度假区为重点,以“中国银都”工业旅游为支撑,加快百里便江景区提质、板梁古村提质改造、黄克诚故居保护利用、乡村旅游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,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。二是提质文旅配套基础设施。重点建设好旅游交通、通讯、 标识标牌、游客接待中心等,实施“智慧旅游”建设工程。三是提升文旅服务水平。做强旅行社、壮大旅游餐饮、提质旅游住宿、开发旅游商品,建强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。四是加强营销推广。做好等级景区景点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、等级民宿、星级酒店、旅游购物示范点、旅游商品品牌推广,挖掘文化资源,让永兴的一街一巷、一村一组、一墙一壁、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浓郁的、独特的文化气息,文创遍布永兴每一个角落。
党代会提出,我县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。作为旅游主导管理部门,今后该怎么加快推动便江观光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?
创建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”须达到2个4A级旅游景区等申报条件,目前我县只有一个4A景区,今后我们将围绕“五区并建”重点文旅项目建设,继续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,提质升级旅游基础配套设施,重点打造便江风景区、长鹿国际旅游度假区并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进一步巩固板梁古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、黄克诚故居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,为争创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”夯实工作基础。同时,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,重点是发展大众旅游、智慧旅游,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,推进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,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。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,重点是做优做强文化和旅游市场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提升市场监管能力,维护市场繁荣有序。
未来五年旅游发展的目标、方向和重点已经明确,那我们在旅游项目培育和产品打造上,如何实现探索实践,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?
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永兴县“十四五”文旅产业发展规划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、创新发展,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。依托丰富的红色、绿色、白色、古色文旅资源,加快大湘南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,重点推进长鹿国际旅游度假区、便江风景区、板梁古村保护利用与开发、黄克诚故居保护与利用等文旅项目,做好“徐霞客便江游”、“中国银都古村游”精品旅游线路的营销推广,抓好旅游商品开发,全面推进文化、体育、研学、康养、农业、林业、工业等相关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。到2025年,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,文化总产值和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,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达到 15%以上,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永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全县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、服务品质明显提升、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活跃、文化旅游消费提档升级,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一方阵,将永兴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大湘南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。责编:何文静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